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花费宝贵的时间来听本期翻译小课。我先来简单为大家说明一下我们为什么把翻译课安排在这个时间。

 

要知道,在英语二考试中,翻译,是整张卷子中阅读难度最小的部分

1、段落篇幅小,通常控制在250词左右;

2、长难句少,一般在2-3句左右;

3、超纲词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即使是出现了超纲词也通常可以根据生活常识推断出意思。

 

因此,我们在4月开设这个翻译课,主要目的是下面3点:

第一,从简单题入手,带领大家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通过5个短文的翻译逐渐找到阅读的感觉,方便大家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每日一段」的阅读真题翻译打卡计划;

 

第二,借助这些短文,可以让大家明确,从现在开始,应当如何备战2022的英语二考试。也通过这些相对简单的文段让大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做一个评估,看看自己对单词熟不熟悉、对句子结构是否清楚,从而做出更详细的备考规划;

 

最后,各位在海报中可能也已经看到了,我们这个课的名字叫「翻译得分课」,所谓得分,说的绝对不仅仅是翻译题的这区区15分,而是让大家从现在开始,先别人一步,开始刻意地练习翻译,并把翻译的技巧运用在阅读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我可以非常笃定地告诉大家,到了12月份的时候,大家对这5天的翻译课到底讲了什么,肯定毫无印象。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心人从现在起就让自己真正进入到复习的状态中,开始持续不断地学英语,不断反复地记单词、记句子、提升语感。这些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机械复习,才是你们12月份真正用得到的,到那个时候再去听技巧,才会真的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OK,废话不多说了,下面正式开始今天的文章翻译。

 

我们今天要看的是2021,也就是去年的英语二真题。

 

先来说明一下,这篇文章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段落大意出自于2015年英语一的完形填空,这也是英语二独立出题11年来首次出现这样的状况。因此学有余力的同学们,在学透了英语二的十年真题后,也可以把英语一文章的中英对译稍微了解一下,一旦再出现类似的情形,应对起来可能会会更加轻松。

 

回到题目上来,

We tend to think that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re our biggest sources of connection, laughter and warmth.

 

While that may well be true, researchers have also recently found that interacting with strangers actually brings a boost in mood and feelings of belonging that we didn’t expect.

 

In one series of studies, researchers instructed Chicago-area commuters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to strike up a conversation with someone near them.

 

On average, participants who followed this instruction felt better than those who had been told to stand or sit in silence. 

 

The researchers also argued that when we shy away from casual interactions with strangers, it is often due to a misplaced anxiety that they might not want to talk to us.

 

Much of the time, however, this belief is false.

 

As it turns out, many people are actually perfectly willing to talk -- and may even be flattered to receive your attention.

 

好,这么一大坨,怎么办呢。

 

建议的方法是:

第一,先通读一遍,建立整体印象,知道短文大概在说什么事儿;

第二,逐句翻译,在草稿纸上写出句子大意或关键词;

最后,把这些句子串起来,捋顺,工工整整地写在答题卡上。

 

虽然看起来步骤繁琐,但大家相信,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是非常充足的,而且工整的、字迹清晰的、涂改较少的卷面本身就是提分的利器

 

翻译本身就是一道主观题,老师又要保证非常高的阅卷速度,有时候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根本不会影响得分,所以我们写题的时候只需要保证要素完整,句子通顺,越像中国话越好。

 

来看第一句。

We tend to think

that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re our biggest sources

of connection, laughter and warmth.

 

首先很敏感地看到that,我们知道这是个从句,要在这里拆分。

 

前半段 “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话怎么说呢,“我们一般认为”。

另外,这里最好还是把think翻译成认为而不是想,否则翻译出来的句子过于生硬,也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

 

再看后半句,看起来挺长的,但是仔细读下来发现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简单句结构。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re our biggest sources of (connection, laughter and warmth).

出现了2个and,这两个and连接的都是单词,可以直接算成一个成分。

 

一个小难点可能在of这里,外国人的习惯是A of B,mother of mine,我的妈妈;happiness of mine,我的幸福;同样的,这里,sources of 他他他,翻译成他他他的来源。

 

最后串起来看,整个后半句也是一个简单句。

 

类似they are our teachers. you are my apple.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结构。

 

我们试着翻译一下:

 

我们通常认为,朋友和家人是我们沟通/联系、笑容/笑声和温暖的最大来源/源泉。

 

语序正确,结构拆分没问题,单词的意思也都把握住了,根本找不到扣分的理由哈!

 

再来看下一句。

 

②While that may well be true, researchers have also recently found that interacting with strangers actually brings a boost in mood and feelings of belonging that we didn’t expect.

while这个词圈出来,非常非常高频的考点,翻错了直接扣分,而且影响到你对整个文章意思的理解。

 

下面列出的是while的意思 到底选用什么意思,要结合文章来判断。

  • conj. 在……期间;在……的过程中;与……同时;(对比两件事物)……而;虽然,尽管;直到……为止
  • n. 一段时间;(诗、文)在此期间
  • adv. 在……时候
  • v. 消磨(时间)
  • prep. 直到

 

这里很明显,while就是然而,表转折。上一句提出的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一般观点,下面就要转折,打破这种传统认知,来展示一个和我们想象中不大一样的新鲜观点。

 

这也是英语二出题中经常使用的套路,它会给你一个颠覆常识的文章,让你很难依靠自己的尝试去做选择,非常考察你对原文的理解程度,一切答案都需要从原文中来。

 

继续看,研究者们、也、最近发现 互动,和陌生人,的确/确实,带来了增长,在情绪和感受上,of归属感,我们并未期待的归属感。

 

这太别扭了,完全不是人话。但还是按照刚才的方法去拆分。英语的长难句无非就是简单句套简单句套简单句的套娃过程,最后用一堆介词把句子连接起来。我们翻译的时候先找到最大的主干,然后一点一点的还原,最后把句子捋顺就行了。

 

比如这句话,最核心的主干在哪里。 reachers(主语)found 发现(谓语),与陌生人互动(宾语),确实会带来情绪的改善以及归属感 的提高,而这些改变都是我们未曾期待过的。

 

didn't expect,优化一下的话,可以将“我们未曾期待过的”理解为“出人意料”,最终翻译成“研究人员发现,与陌生人互动会出乎意料地改善情绪并提升归属感。

 

再看第三句。

In one series of studies, researchers instructed Chicago-area commuters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to strike up a conversation with someone near them.

 

在一系列的学习中,研究者们(指导/建议)芝加哥地区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通勤者(注意这里的using,使用了ing形式,等于who used public transportation,那些使用交通工具的一类人。类似的还有people using WeChat,使用微信的人,这个用法也可以直接积累下来用在写作中。)

 

此外注意commuter这个词,在往年英二的翻译题里直接考察过,不应该成为障碍),后面,to,(什么)一个对话,和在他们旁边的某个人。

 

如果真的不认识strike,至少认识up,再结合语境,可以大胆地猜测是开启一段对话、进行一段对话。

 

strike原本是击打、突击的意思,在这里本身就很灵活,也并不要求考生切实了解这个词组的意思,只要结合上下文说清意思就能拿分

 

往下看,第四句。

On average, participants who followed this instruction felt better than those who had been told to stand or sit in silence. 

前半段,一个非常典型的定语从句,“那些遵循了研究者建议的参与者们感觉更好一些,比起那些被要求沉默地站在那或坐在那的人而言”。

 

但是直接翻译下来我们会觉得读起来非常别扭,因此可以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把顺序调整一下,写成"相比那些安静/沉默地静坐或站立的人来说,那些听从(研究者)指示的参与者的感受要更好一些。

 

继续,第五句。

The researchers also argued that when we shy away from casual interactions with strangers, it is often due to a misplaced anxiety that they might not want to talk to us.

 

这句话的特点在于,一看英文句子,刷的一下儿就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了,但是就是不会用中文翻译。

shy 也认识,away也认识,away from也很熟悉,但是shy away from是啥意思啊,这就从来没听说过了,不知道怎么翻译。写“因为害羞而远离”?

 

虽然有点生硬,但其实是很稳妥的。不过,如果想要追求更“地道的中文”,可以精简为“回避、羞于”这样的词语,这就比较考验语言功底了,而且几乎很少有人在考场上有精力去琢磨这些细节,我们只要保证不出错就好,信达雅只需要信和达就能得分。

 

这些研究者还说,当我们 回避/羞于 与陌生人进行随意的交流时,通常是由于(错放的)焦虑,这种焦虑就是“他们可能不想跟我们说话”。错放,在这里更贴切的中文表达是不合时宜的,可以直接做替换。

 

第六句,非常简单。

Much of the time, however, this belief is false.

大多时候,然而,这个信仰是错误的。

这句话的小技巧就是,见到这种however放在中间的插入语,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扔到最前边去。然而,大多数时候,这个信仰(想法)是错误的。

 

这里有个小坑,belief在背单词的时候一般都会记忆成信仰,但是结合语境来看,这根本到达不了信仰的高度,只能说是一个惯性的想法,所以直接翻译成“想法”就OK了,写成信仰的话实在太生硬了,翻译腔太重,不可取。

 

最后一句。

As it turns out, many people are actually perfectly willing to talk -- and may even be flattered to receive your attention.

 

As正如,it指代的是什么,指的是专家的研究结果。这个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呢?因为turn out的意思是“结果是”,as it turns out,正如 “什么”所展示的结果,那这个“什么”,就只能是上文所述的那个实验,这样符合就近原则,意思上也说的过去。

 

往后看,很多人其实是很愿意去谈话的——而且甚至可能感到高兴,因为接收到了你的注意。

 

最后捋成人话,就是:正如实验结果所示:很多人实际上非常乐意交流——甚至有可能因为你的关注而感到高兴。

 

译文参考答案:

我们通常认为,朋友和家庭成员是我们交流、快乐和温暖的最大源泉。

这或许是对的。

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与陌生人交流实际上可以改善情绪并找到出人意料的归属感。

在我们的一系列研究中,研究人员建议,芝加哥区域的通勤者可以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与身边的人交流。

通常来说,那些听从指示的乘客的感受远比那些被告知独自站立或静坐的人感受要好很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羞于与陌生人交流,是因为不合时宜的焦虑感——他们或许不愿意和我们交流。

然而,大多数时候,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正如实验结果所示:很多人实际上非常乐意交流——甚至有可能因为你的关注而感到高兴。